PG(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电子AI辅助平台

国内首款疼痛数字化康复产品亮相睿酷医疗抢先布局数字化疼痛诊疗-PG(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PG新闻
分类

国内首款疼痛数字化康复产品亮相睿酷医疗抢先布局数字化疼痛诊疗

发布时间:2025-04-11 22:09:53    浏览:

[返回]

  

国内首款疼痛数字化康复产品亮相睿酷医疗抢先布局数字化疼痛诊疗

  前不久,国内首款疼痛数字化康复训练软件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II类证。

  此次获批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震动。产品面向慢性疼痛,尤其是肌肉骨骼痛患者,利用XR设备为患者提供沉浸式、便捷、安全的数字化疗法体验,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症状,同时降低药物依赖的风险。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Ⅱ类医疗器械的空白,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慢性疼痛管理进入数字化、精准化治疗新阶段。

  据悉,该产品由苏州睿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睿酷医疗”)与上市公司昂利康合作的控股子公司培康医疗自主研发。睿酷医疗以疼痛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诊疗为方向,结合扩展现实(XR)技术设计研发了疼痛管理手术辅助产品“睿助”,疼痛数字化诊疗产品“睿梦”,以及疼痛技能培训产品“睿培”三条主产品线,并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致力于构建疼痛管理数字生态体系。

  在今年的春季CMEF上,企业携创新成果亮相,并集中展示了其疼痛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中国,慢性疼痛患者PG电子官网已超过3亿人,且每年新增1000万至2000万病例。

  如今,疼痛被列为除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疗中的重要程度不断凸显。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医院疼痛综合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疼痛综合管理流程,提升疼痛综合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又与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联合发布《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名单》,欲意加快疼痛综合管理发展。该名单中,有900家医院名列其中。

  除利好政策的发布与临床层面的实践深化外,这种重要性的提升也反映在新型镇痛药物研发、数字疗法创新等产业端突破上。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能够通过算法实现疼痛程度的智能量化识别,突破传统评估局限,为临床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基于患者个体特征构建的决策模型,结合医疗大数据分析,则既能够挖掘疼痛发生规律与高危因素,又可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推动诊疗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此外,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创新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也将进一步赋能医生培训与患者治疗。

  未来,随着这项技术与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更是能够形成覆盖院内外场景的全周期管理闭环,重塑疼痛管理生态。

  政策导向也印证了这一发展方向的价值。从“十三五”到“十四五”连续两个五年规划周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数字医疗及数字化疗法始终作为前沿技术被频频提及。

  聚焦疼痛管理数字生态构建,手术辅助、数字化诊疗、医学教育三大管线并驾齐驱

  睿酷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融合医学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产品矩阵。公司围绕“手术辅助、数字化诊疗、医学教育”三大场景,构建了三条产品线:

  在传统的疼痛管理微创手术领域,医生们常常面临穿刺难度大、目标定位难等挑战。睿助系列产品通过整合混合现实、医疗影像定位、医疗影像融合等技术,成功克服了PG电子官网高精度微创手术中靶点定位困难、手术过程复杂多变、医疗影像难以理解等难题。使医生能够更深入地解读医学影像资料,快速找到微创手术的最佳路径,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2024年9月,睿助产品线中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二类证。

  本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II类证的“慢性疼痛康复训练软件”产品是睿梦产品线的一员。

  睿梦系列产品基于认知行为疗法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马柯教授提出的疼痛全域管理理论进行设计,采用创新的数字化疼痛诊疗技术,基于脑电、其他生理数据、疼痛量表数据构建多模态大模型,并通过自研算法得到疼痛的量化评估指标”Marke”。在“评估-治疗-监测-分析-优化”闭环治疗体系的协同下,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情绪、认知、行为调节,并改变其生活方式。睿梦的疼痛量化能力评估不仅可以和XR数字化疗法融合,也可以配合其他疼痛疗法,如电刺激、冲击波等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疼痛科,康复科及相关学科,,可有效提升诊疗可及性和有效性。

  睿培聚焦于助力医学生或低年资医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深入理解疼痛的生理病理机制、掌握疼痛手术的相关操作技巧。内容涵盖与疼痛诊疗理论及操作实践相关的多方面。此外,睿酷医疗正在积极与医院、医学院合作,定制开发针对特定需求的培训产品。

  区别于行业常见的“技术万金油”模式,睿酷医疗选择聚焦疼痛医学垂直赛道。三条产品管线彼此独立又息息相关,产品围绕疼痛管理数字生态构建展开,在底层技术架构层面,实现了平台间的技术耦合。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运用AI、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对产品管线进行创新拓展。

  睿酷医疗之所以能够精准定位临床需求,并以创新技术赋能临床,源于公司创始人秦春晖对临床痛点的洞察。

  秦春晖原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20余年的临床生涯中,他目睹了无数患者因慢性疼痛长期经受的煎熬。“许多患者选择忍耐而非治疗。我国仅有14.3%的患者对疼痛有所了解,而就诊率不到60%。在接受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比例也不足20%。”秦春晖在采访中坦言,“疼痛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2015年,微软发布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其医疗场景的演示视频激发了秦春晖的灵感。他意识到,XR技术可突破传统影像的局限,实现“透视人体”的精准诊疗,同时重构医患交互。他带头开发出疼痛管理手术辅助原型系统,并在医院完成概念验证。2020年,睿酷医疗正式成立,致力于将XR、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入疼痛管理全流程。同年,睿酷医疗成为微软混合现实全球合作伙伴。

  目前,公司已经组建起一支“医工结合”团队。在团队中,不仅有来自医疗体系的成员,以及微软、英伟达等科技企业背景的科技人才,更汇聚了疼痛相关领域众多临床专家和顶级医疗院校资源。正是这种独特的组合使团队既能深入理解临床痛点,又能快速实现技术转化。而资深的生产管理与市场销售团队,则让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且能够真正服务医患。

  睿酷医疗与上海交通大学产研对接,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马柯/张岳团队深度合作,聚焦疼痛诊疗全流程的数字化需求,通过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转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前沿成果落地‌‌。目前,公司已与上海瑞金、上海新华、上海华东、浙大二院等100多家医院,10多家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承担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并以临床与科研院校资源为基础,构建起产学研销一体化发展平台,为前沿产品研发提供动力。

  睿酷医疗在2024年完成了千万级Pre A轮融资,主要以安徽芜湖国资为主,2025年计划融资2500万A轮,用于研发和加快市场投入。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