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为此,百川智能将聚焦医疗,通过无限供给的AI医生服务强基层,发展数字生物标志物拓展诊疗场景。
4.同时,百川智能提供百小应、AI儿科、AI全科和精准医疗等四方面的应用和服务。
5.最后,王小川表示,百川需要更加专注聚焦,减少多余的动作,减小组织的复杂度,让信息和决策更通畅。
在百川智能成立两周年之际,百川智能CEO王小川于4月10日发文总结了公司过去两年的发展,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小川总结,百川这两年做对做成了不少事情,但工作中也有若干不足。首先是,公司战线拉得过长,不够聚焦;其次是虽然公司在2024年中战略会已经明确了聚焦医疗,但没有足够透传在医疗上的决心和路径要求,没有让每个团队在医疗价值创造中深度思考“why”和“how”,进而部分团队工作目标出现了摇摆和偏差。
作为曾经的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成立于2023年4月,立志打造“中国版OpenAI”。自2023年6月推出Baichuan大语言模型后,百川智能PG电子网站一直保持对Baichuan的迭代和更新。
2024年7月,百川智能宣布完成A2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50亿元人民币,并且将以200亿元估值开启B轮融资。
出乎意料的是,在获得融资后,百川智能调整业务重心,放缓了在通用大模型的研发速度。当时,外界甚至传出百川智能已停止预训练新的超大规模通用大模型的消PG电子网站息。
2025年初,百川发布医疗增强推理模型Baichuan-M1,AI全科医生在海淀区试点,和北儿联合发布“福棠·百川儿科大模型”,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正式上岗。
今年3月,百川智能负责金融领域ToB业务的团队被曝已被撤。对此,百川智能官方回应称:百川正按照既定规划,对金融业务进行优化调整,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加速实现“造医生、改路径、促医学”的愿景。
在百川智能两年庆之际,王小川再次讲解了公司的愿景和业务方向。他强调,百川的使命是为生命建模型、为人类造医生。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百川将朝着解决医学发展瓶颈和医疗行业瓶颈的方向努力。
改路径:通过无限供给的AI医生服务强基层的国策和分级诊疗,并发展数字生物标志物拓展诊疗场景到家庭场景,实现tal companion;
促医学:在这些服务中产生的数据,将助力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突破性发展,并与基础医学会师建立生命模型,最终走向个体化精准医疗。
百小应:医学增强的大模型,通过医学推理和循证医学的注入,提供真实、权威的回答和引用,实现“MDT in One”,成为医院、医生临床与科研的强大助理。
AI儿科: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研发高水平的儿科大模型服务医生,并针对儿科医生严重缺乏的问题“打造100万儿科医生”赋能基层,以及直接给家长和孩子提供健康建议。
AI全科:助力强基层的建设和分级诊疗,并成为国民的AI家庭医生,在精准医疗的加持下,实现早筛早诊和健康管理。
精准医疗:依托Luca的积累和突破,为不同的疾病研发数字生物标志物和数字伴随服务,提升AI儿科与AI全科的诊疗能力,并与药企、保险形成解决方案。
王小川表示,接下来,百川需要更加专注聚焦,减少多余的动作,也需要减小组织的复杂度,更扁平、更少层级,让百川的信息和决策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