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电子AI辅助平台

鹰瞳科技:AI医疗困境中破局 降低研发支出存隐忧-PG(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PG新闻
分类

鹰瞳科技:AI医疗困境中破局 降低研发支出存隐忧

发布时间:2025-04-10 13:20:20    浏览:

[返回]

  

鹰瞳科技:AI医疗困境中破局 降低研发支出存隐忧

  2025年3月28日,港股鹰瞳科技 - B(02251)公布的2024财年年报数据“出炉”。

  全年PG电子官网营收1.56亿元,同比下跌23.34%;归属母公司净亏损高达2.5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至- 2.50元。

  曾经被誉为“医疗AI第一股”的鹰瞳科技,如今陷入业绩困境,引市场广泛关注。

  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12亿元,同比减少11.11%;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1.017亿元,同比减少8.9%。公司解释称加强了研发项目管理,调整了人才结构,降低了人工成本支出。

  然而,行政开支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行政开支为1.02亿元,同比上涨26.81%;2024年达到1.116亿元,同比增加12.7%,公司表示主要是职员离职补偿金增加了支出。

  这种研发支出减少、行政支出增加的结构,对于以技术为核心驱动的鹰瞳科技而言并不利。

  尽管鹰瞳科技拥有技术优势,其Airdoc具备深度学习算法核心技术,视网膜技术专利位居全球前列,还荣获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但技术研发回报周期长,亏损是常态。

  在亏损情况下,减少研发投入无疑会影响公司未来的技术竞争力,让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产生担忧。

  2月7日,鹰瞳Airdoc宣布自主研发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焕新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此次升级依托鹰瞳Airdoc在医疗垂直领域长达10年的知识沉淀,覆盖超3000万份线余项循证医学知识图谱及三甲医院专家诊疗路径的深度解析。

  升级后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实现了临床诊断效率和准确率的双突破、更专业的报告解读、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升级。

  然而,Deepseek是开源的,这意味着其他AI医疗企业也能借助其赋能。

  根据《2025 - 2030全球与中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数据,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84亿美元,2024年突破1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27亿美元,2033年将达到763.9亿美元。

  在“AI + 医疗”赛道,从概念到产品,从理念竞争到技术竞争,从融资能力到营收能力,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

  而且,医疗场景对技术要求严苛,接入Deepseek R1模型后,数据的兼容性与协同性还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3年中国近视人数高达7亿,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达到80.5%。全球近视人数已超PG电子官网过26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近视人数可能增至49亿至50亿,患病率将超过50%。

  鹰瞳科技的近视防控AI产品使用次数在2024年达到402.5万,同比增长352.1%;服务用户数量2.3万,同比增长61.8%。

  但近视赛道竞争激烈,传统眼科医疗机构与欧普康视、依视路等品牌商占据牢固市场。鹰瞳科技发力近视赛道时,侧重B端赋能,做近视的“SaaS服务”可能更为顺畅。

  目前,鹰瞳科技已拿到欧盟医疗器械法规(CEMDR)认证,能进入欧洲医疗市场,但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市场份额不算突出。欧洲地区有“全民医保”,需求增长潜力大,啃下更多海外市场份额将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

  硬件方面,政策变动对其激光近视治疗产品产生重大影响,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6月新规将激光近视弱视治疗仪重新归类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导致公司向一名客户出售的一批激光近视治疗仪作出亏损拨备。

  相比之下,软件方面表现出色,核心产品Airdoc - AIFUNDUS(1.0)视网膜相机2024年销售给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网点数量和检测数量均有较大增长。

  为应对财务压力,公司选择削减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为1.017亿元,同比减少8.9%。这种做法是双刃剑,短期可减轻财务压力,长期可能削弱技术竞争力。

  同时,鹰瞳科技努力开拓眼健康产品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如基于自研万语大模型支持爱康集团推出智能AI数字人“ikkie”,还成功推出面向家庭端及小B市场的便携式眼底相机,并于2025年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证书。

  AI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到2024年底,国内公开的医疗大模型数量已逼近50大关,各大科技巨头凭借技术和数据优势纷纷抢滩AI医疗高地。鹰瞳科技既面临大厂的“围剿”,又受严苛政策监管,处境艰难。

  为扭转亏损局面,鹰瞳科技谋定了降本增效、提升检测服务价值(如增加适应症实现叠加收费)及优化库存管理等策略。

  公司还计划推出C端产品,拓展B端合作版图,与保险公司、药企携手改善收入结构。Airdoc - AIFUNDUS 2.0及视康仪的三类证申请,万语医疗大模型与DeepSeek R1的深度融合,以及医疗AI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基层医疗渗透率提升、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加强等,都可能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机遇。

搜索